百年党史干部学习心得感受范文
学习党史,就是要以史为镜,要充分学习先进典型,汲取榜样先进力量。很多地区都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,大家参加完活动可以写一下个人心得哦!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百年党史干部学习心得感受范文,希望能帮助到大家!
近日,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京召开。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,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,深刻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,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,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,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鉴往事,知来者。在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时刻,重温百年奋斗的恢弘史诗,是对全体党员的一次深刻思想洗礼,有利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把握历史规律、坚定理想信念、汲取奋进力量。党员干部要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,必须要明确重点、把握关键、知行合一,做到学有所思、学有所悟、学有所得。
明“来处”,党史学习要“有热情”。知所从来,方知所去,学习是知史明理的第一步。革命战争时期,一些战士在行军的干粮袋中除了放粮食还会放几本马列小册子。毛泽东同志说,“打完仗后,就读它一遍或者看它一两句,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……”新时代背景下,学习工具更加便捷、知识内容更加丰富,越发需要我们发扬这种“干粮袋里放马列”的精神。当下,极少数党员干部提到学习就打不起精神,借口“业务忙”“没工夫”,就是因为缺乏这种如饥似渴的热情。党史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,不是靠一次集中学习、几页读书笔记就能够汲取的,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学党史的重要性,变“要我学”为“我要学”,将其当做一种习惯和追求,在常学常新、反复重温中增强理论修养。
重“吸收”,贯通领会要“静下心”。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学习党史的重点不是“热热闹闹”地去看趣闻轶事、逛教育基地、拍学习照片,而是要能够静下心来,牢牢把握主题主线,深入思考、贯通领会,向历史寻经验,向历史求规律,向历史探未来。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内忧外患中诞生,在磨难挫折中成长,在攻坚克难中壮大?西柏坡为什么是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?张思德、焦裕禄、孔繁森等人的故事为什么总让人热泪盈眶?党史的字里行间,都有着最真实也最深刻的回答。在学习党史只有结合实际学、带上问题学,才能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“能”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“行”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“好”,才能够在追寻革命原点中倾听历史回响、在缅怀前辈楷模中传承红色基因、在回顾奋斗历程中坚定历史自信、在追忆峥嵘岁月中叩问为民初心。
能“转化”,本领提升要“见实效”。陈云同志在《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》中写到:“一天到晚工作而不读书,不把工作和学习联系起来,工作的意义就不完整,工作也不能得到不断改进。”简单明了地概括出学以知之、思而笃信、用以促行的道理。同样,观照现实、解决问题、提升本领、推动工作是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的落脚点,党员干部要在知行合一、学以致用上下功夫。要注重提高党史学习的“转化率”“变现率”,不能“看过就算翻篇”“感动一下就忘”。要力戒学用“两张皮”,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坚决听党指挥的政治忠诚、提升履职能力的真招实策、立足工作实际的创新实践、践行宗旨意识的一言一行,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锤炼过硬本领作风、鼓舞攻坚克难勇气,为续写百年华章贡献力量。
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,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,学党史、悟思想、办实事、开新局,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,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。
欲知大道,必先为史,鉴往事,知来者。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、深入基层、深入人心,就要认真学、细致学、反复学,力求做到学懂、学透、学精,真正做到以学促思、以思促行、以行促效。要做到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,就要始终坚守政治方向、坚定政治立场、坚信天下为公、坚持务实担当。
学史明理,要始终坚守政治方向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,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,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、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,就是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路线、基本方略。政治方向是为我们指引前行方向的指南针和定星盘,党员干部当牢固树立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崇高追求,尊崇党章,遵守党规,不断提升党性修养。要随时向党中央看齐,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时常对准“坐标”,及时校正偏差。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,锁定前进的方向,从心底里搞清楚“我是谁”,做到学史明理,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。
学史增信,要始终坚定政治立场。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”。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,学史增信就应该始终坚持人民立场。坚定政治立场,就要做到在任何时候、任何情况下,都绝不改变与人民同呼吸、共命运的立场,也绝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。人民就是江山,江山就是人民,我们应当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聚焦群众的安危冷暖和急难愁盼,时时与群众站在一起、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,刻刻同群众保持鱼水之情和血肉联系。要自觉将“意莫高于爱民,行莫厚于乐民”的为民情怀内化于心、外践于行,做到学史增信,始终坚持群众路线、坚定政治立场。
学史崇德,要始终坚信天下为公。古语云,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,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。我们当不断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先辈们“牺牲小我、成就大我”的革命精神;不断领悟我们党“毫不为己、一心为民”的无私奉献精神;不断汲取我们党“敢于刀刃向内、勇于自我革新”的英雄气概。我们当以党史为镜,树牢人民公仆意识,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,想透彻自己“为了谁”,始终坚守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,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”的初心使命。
学史力行,要始终坚持务实担当。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躬身力行。党员干部当始终坚持务实担当、学思悟践、知行合一。在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、在危急关头要豁得出去,不做“清谈客”,要做“实干家”,善啃“硬骨头”,善接“烫手山芋”。我们当不断从党史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,筑牢脚踏实地、务实担当的精神品质。要以“钉钉子”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,以“工匠人”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做,以“愚公移山”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干,以“滴水穿石”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。
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也是最好的清醒剂。2月20日,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。习近平总书记会上指出,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,学党史、悟思想、办实事、开新局,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,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。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中,要敢于“比一比”。
“比一比”,要习惯拿今日之我和昨日之我比,学史一日,当有一日之进。学如逆水行舟,“一篙松劲退千寻”。党史学习要按照总书记要求,“学有所思、学有所悟、学有所得”,就要勤和自己“比一比”“较较劲”。“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”,对党史的学习,党员干部尤其要不等不靠,要“先学一步、先行一步”。要注重夯实根基,坚持原原本本读原著、原文学,不断创新方式和方法;要坚持从权威媒体中学习借鉴,不可无所用心、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”;要脚踏实地、真学实做,不好高骛远、走马观花。要发扬“钉钉子”精神,通过全面、系统、深入的党史学习,在自强不息的“比一比”中,终将不断超越自我。在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中,蹚出一条共产党人忠诚执着朴素的英雄人生、无悔人生。
“比一比”,要敢于和学党史的优秀者比,在对标找差中实现更进一步。“独学无友,则孤陋而难成”。要通过和学党史的优秀者“比一比”,认清自身在党史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,在对标找差中促进党史学习不断入脑入心、入深入实。要善于“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,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,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,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”。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、观点、方法,研究党的历史问题,在辨析中深化对党的思想认同、政治认同、历史认同,不断激发“一颗红心永向党”的向心力、凝聚力。在立足现实和守正创新中,努力培元固本,笃定对党忠诚、听党话、跟党走的坚定信念。实现党旗指到哪里,精力就投注到哪里,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,实现全党上下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。
“比一比”,要比出志气和决心,比出精神和勇气,“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”。“比一比”,无论是与党史中的人物比,还是与身边的优秀榜样、先进典型比,都不是为了挫伤自身的积极性。所以,“比”应当看清差距,保持清醒;“比”更应当激发雄心,鼓舞斗志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。新时代的共产党人,要从党史学习中,汲取奋勇向前的不竭力量:以如饥似渴的党史学习,在今昔对比中,理清“从何处来”的问题,迸发“向何处去”的笃定自信和磐石信念;在今昔互鉴中,涵养“我是谁、为了谁、依靠谁”的为民情怀,在老百姓大事小情的处理中见温度、见深情、见初心;在今昔融通中,擦亮初心,扛起使命和担当,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阔步前行。惟创新者进,惟奋斗者强。新时代的共产党人,当有今昔不输往昔的志气、勇气和魄力,在万马奔腾、百舸争流的新时代,敢于“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”。
“比一比”从来不是目的,只是方式、方法和手段。通过“比”,我们能够更加认清肩上的使命,承担起应有的担当。从而在学习和实践的推进中,“比”出一个全方位更高质量的发展,“比”出一个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金牌服务,“比”出一个更加欣欣向荣、更加美好的世界。这样的“比”,值得!
很实在的作者。
党史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
党史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
XX月XX日至XX日,XX室的5名干部参加了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的党史干部培训班。这次培训班,邀请了诸多省内乃至国内权威的党史专家学者前来授课,内容涵盖了党史干部素养、党史知识讲座、党史研究方法、党史资料征集、党史论文写作等方面,专业性高,实用性和指导性强,为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注入了强力剂。现将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交流如下:
一是重塑党史认知,提升工作素养。此次培训不仅是业务培训,更是理论的升华,重塑了我们对党史的理论认识。专家教授从精神、文化、建设、发展等各层面精心解读党的历史,强调党史关系党的生命,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教科书,学习、研究、宣传党史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。培训会上姚文琦主任对于陕西党史特点特殊见解和精彩生动讲解,袁武振教授关于党史干部素养的讲授,毕远佞教授关于中共党史知识全面细致讲解等让我们获益匪浅。
习近平总书记曾说“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,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,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,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”。通过这次培训,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史工作和陕西党史的认识,提高了我们对党史工作的热爱,提升了党史工作素养,增强了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。党史工作没有捷径,来不得半点虚假,靠的是脚踏实地,要有“板凳要坐十年冷,文章不写半句空”的研史态度,科学严谨、忠于史实,特别是我们年轻干部要平心静气的培养兴趣,不为小功而止步,不为外界干扰而分心,不为一时挫折而动摇,要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,对历史负责的态度,强化对党史的认知,把党史工作升华到多出研究成果上来,不断促进党史素养的提高和理论研究水平升华。
二是强化自主学习,筑牢专业基础。通过培训,我们认识到自身还存在许多问题,对党史没有系统认识,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一知半解,专题写作是我们的软肋,这次培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。我们党史团队的特点呈现年轻化,既是优势又是劣势。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年轻的党史团队要快速成长,就要从学习开始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《学习时报》发表的《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》所言,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、人生成长之梯、政党巩固之基、国家兴盛之要。
学习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学习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,通过培训学习我们深知,不注重学习,就会落伍于时代,不注重学习党史,就会有负于历史重任。“积学以储宝”,作为党史干部,要读书知理,学史明理,做到学有所思,学有所悟,学有所成,把学习当做一种生活态度,一种工作责任,一种精神追求。宝剑锋从磨砺出,要常怀“本领恐慌”之心,把学习当作磨剑的砥石,不断积累资料,拓宽研究领域,以牢固的理论根底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综合能力,争取把自己转变成党史的“活字典、教科书”。
三是丰富业务载体,深化党史研究。党史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,要做好党史业务,需在系统学习党史的基础上,综合利用丰富史料,扎实的文字功底,严谨科学的治史态度进行党史研究。这次培训上,王继教授和卢聪慧主任在党史业务方面给予我们全方位、多角度的指导,对我们党史正本二、三卷资料征集及编写,撰写高质量党史论文极具现实指导意义。
通过培训,我们深刻体会到,要深化党史研究工作,做好党史资料征编、保管和利用,提高论文撰写水平,就要把对各级党史著作、党史杂志、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以及历届领导人关于党史的论述等资料的
研读深化到理论层面。历史是靠资料来说话的,丰富的文字、实物、口碑等党史资料经过转化就是党史研究成果。党史论文写作选题是首要,固步自封、坐井观天难出新意,要在严密的论点、事件、人物、考证和资料作支撑的基础上,对经济、教育、科学、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综合研究,创新选题、观点、角度、资料,拓宽研究领域,填补研究空白。
四是发挥资源优势,突出地方特色。这次培训会上,授课的专家学者在讲到党史工作的方法时指出,党史工作要创新工作思路,突出地方特色,突出人文性、地域性、多样性,这对我们进行研究党史有很大启发。XX是革命老区,党史资源大县,还有很多红色资源有待挖掘,大量濒临遗失的史料亟待抢救回收,许多历史空白还有待填补,为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,我们要做的还很多,任重而道远。
面对历史重任,我们要立足这些实际,充分发挥XX党史人的集体智慧,以高度的责任感,使命感,不断强化党史资料的征编研,深挖XX革命优势资源,突出XX党史地方特色和XX建设成就,切实彰显“人有我优,人优我特,人特我奇”。在党史文章撰写中,突出专业性、独特性、见解性,做到有新意、有价值、有新得。我室发表的《浅谈党史正本政区复原图的绘制》《刘志丹用“狡兔三窟”论开辟根据地新天地》等文章,在培训会上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,广受推介,我们要以此为契机,不断努力,多出党史编研精品,打造XX党史品牌。
必须要赞美一下。